河南洛阳的一位老师最近为内向的孩子设计了一项抽奖活动,在网上得到了好评。老师精心策划了这次抽奖活动,以鼓励班上最内向的孩子。抽完空白抽签后,全班同学就可以出去玩一段时间了。当男孩拿出一张空白的彩票时,立刻被全班同学的欢呼声和拥抱包围,他害羞地笑了。令人感动的事实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全都是空白。
这看似简单,但探究其背后的初衷,却蕴藏着深刻的教育智慧和人文关怀。老师为内向的孩子创造独特的互动方式,探索更合适的沟通渠道,帮助孩子更快融入群体。
很多人错误地认为,内向的孩子都不愿意融入别人,而实际上,他们内心深处也想被人接纳。向同龄人表示敬意,并希望被接纳为团体的一员。这种类型的孩子往往心思细腻、敏感,平静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丰富的内心。虽然他们在课堂上不喜欢引人注目,没有善于交际的同龄人那样耀眼的存在,但他们能注意到同学情绪的微妙变化,能记住别人不经意的喜好,在独处时能想出许多稀奇古怪的想法。你的发展中不应该存在因人格特质而“被忽视”的差距。
因此,我们必须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创造适合他们的互动环境。学校可以开设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让内向的孩子在共同兴趣的驱动下,主动、自然地与同学交流,在熟悉的领域展示自己的价值,获得成就感和自信。教师还可以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给予内向的学生鼓励孩子更多地关注和照顾,而不是强迫他们。父母还应该在家里给孩子足够的空间表达自己,仔细倾听他们的想法,确保他们感到被理解和重视。
空白的海报是一位内向孩子的老师。这是一种“特殊”的爱。也为他和同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让他在课堂上“少了一些透明”。换句话说,性格并不是衡量人的标准。各种性格的孩子都必须被理解和启发。
来源:京中网(湖北日报)
作者:郭勤(武汉体育大学)
编辑:沉淑芬